(報)民間電影抬頭 展現社會真實面

2012年4月20日 信報

什麼叫做民間電影?獨立電影卡記就聽得多,美國的獨立電影抵抗荷里活文化、大電影公司資金拍攝方式,內地的獨立電影抵抗共產專政,以及改革開改後備受剝削的百姓。香港的獨立電影,直面商業至上、行業操作封閉形成的霸權,以百姓為拍攝對象,和被邊緣化的社會關懷批判為旨,市民自由觀影而免受限於院線制度,甚至鼓勵市民拿起攝影機,是為充權的一種形式。
「民間電影」基本上擁有以上提及的精神。其中分別或許在於,若然獨立電影是單打獨鬥的型格抵抗,民間電影便在提倡一種集社會弱勢集體協作、形成共同體以壯大力量的可能。在香港,「民間電影」的概念由香港的影意志、重慶民間映畫交流展等獨立電影組織提出。他們正在發起「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乃「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12」開展的首項計劃,主張以民間集資,實踐屬於民間的電影。
民生議題
影意志如是道:「近年來,各式各樣民生議題不絕於耳,唯這些議題在主流電影當中偏偏不見蹤影,即使有亦只輕輕帶過,淪為劇情點綴。反之,我們認為電影亦理應獨立於愈見單一的主流製作趨向,面向社會,對民眾所面對的、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作出深度反思,為觀眾提供另類而且更有意義的選擇,豐富本地影像創作。」此次集資計劃首先推出支持三位年青創作者的最新短片企劃:盧鎮業的《金妹》、林森的《一路走來》、陳浩倫的《美好生活》,鼓勵民眾支持、參與創作,更希望凝聚一眾渴望為本地影像、為社會帶來變更的創作人和觀眾。
盧鎮業的《金妹》由後巷清潔工金妹的日與夜,展現整個社會底層的「後巷生態」;林森的《一路走來》刻劃觀塘工廈幾個被社會視為無所事事的band友;陳浩倫的《美好生活》由中產家庭和外傭的相處展開階級與生活想像的強大張力。三個故事皆來自真實人與事,以現實裏的主人翁出演、仿紀錄片,或完全劇情片處理,由此思考電影與現實較複雜糾結的關係。
脫離限制
觀眾可以選擇捐款300元成為聯合製片人,參與電影創作的過程。製片人可於面書得知此計劃的最新動向,以及所支持的導演的創作進度,可向所支持的導演提供意見、討論創作內容。導演至少每一個月於上述面書頁向「聯合製片人」公布最新進展,透過和電影工作者的直接交流,脫離種種限制令民間的聲音可被聽見。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將於4月21日假座影意志的灣仔會址,舉行放映及討論會,放映片目為三位計劃參加者:盧鎮業、林森、陳浩倫的前作《春夏之交》、《暉仔》、《反高鐵劇場之吹雞》及《公投收皮!》。映後討論會將由此三位年青導演介紹他們的最新短片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