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有人來問起文化局之類的問題

 pixelbread
作者:  也斯  詩人、小說作家、文化評論家。現為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局

並不希望文化局為我們指示方向。若要制定文化政制,最好先總結香港多年經驗:哪些做得好、但結果沒有做下去;哪些做得不好,但惡果遺留至今?
總結本土經驗、成敗得失,然後才可以參考比較其他地方,對症下藥。
文化局目的應在維護文化界權益,輔助發展,要能聯繫政府各部門和民間不同界別,對內爭取創造更好環境、對外與各地對等交流推廣香港文化,令文化界有發言的聲音、有發展的途徑。

文化局負責人

不敢期望過高。目前有能力又願意出來做事的人難找。當文化局長的人,要了解、欣賞和愛護香港文化,至少要看粵劇,讀得懂香港新詩,也明白香港戲劇和電影發展的歷史。對香港過去百年做出的事,有基本認識,並有一種愛護之心。要有跟各界溝通的能力,不能是小圈子中人,要凝聚文化界老中青左中右之外,還要代表文化界跟政府爭取資源和空間,要誘發民間各種正面力量。這人不要光知道流行名字,對傳媒作秀,也要能認識歷史、關心本土。若還能聽聽音樂,陶冶性情;閒時看看小說,明白人情世故,已經不錯了。

誤解造成政策偏側

文化局負責人需要了解香港的文化和歷史。舉一個例:過去有種想法,以為香港是殖民地,就一定不懂中國傳統文化了。所以就斥巨資建立中國文化網頁,從外地邀請專才,撰寫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卻忽略了本土尤其自五零年代以來南來文化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民間和各大院校已有的研究。認識的不足會造成政策的偏差、資源的錯配。
另一項中學教育的偏差是中文「語言」與「文學」教育分家,做成同學缺乏以語文表達生活經驗的能力。過去強調以英語教學、現在強調以普通話教學、以國內範文教寫作,並未能幫助同學以文字表達自己生活經驗。其實,普通話說得流利不等於能寫作。現在以語文教育代替人文教育的情況,將來恐怕會留下更嚴重效果。

希望文化局做的一件事

其他文化藝術界別一定已有不少高見。且就我熟悉的文學界補充一下,我們跟亞洲包括中、台同行比較,生存狀況仍算落後。文化局可以從保障作者基本權益開始,進一步思考如何改善現狀:
目前作者可以申請藝展局資助出書。但書本即使能印出來,不等於已完成了。現在最大問題在發行、推廣、評論、閱讀各方面。若有心人試去做一件事:去跟縱一本書的出版,或可看到目前種種問題,想想如何改善文化生態。
首先書本不一定得到發行。即使自己發到書店,也會發覺許多書店已經關門。香港對地產界的傾斜,令書店,即使二樓書店,也無法維生。另一個可以接觸到書本的場地是圖書館。但也不是每區的圖書館可以找到文學。各區域圖書館如何可以更有心地選擇圖書、有效地推廣讀書風氣,值得研究。過去市政局時代,圖書館也做了許多事,如有駐館作家之設,結果劉以鬯編了《香港文學作家小傳》、胡國賢編了五十年香港詩選、吳萱人編了香港文社資料,都對香港文學有貢獻。現在許多這樣的計劃都停辦了。過去的出版、研討、展覽,如何可以更好延續下去?是資源、人手問題?還是其他?
另一方面,多份報刊減縮文化書評版,以致本地嚴重缺乏書評、缺乏多類精神食糧的選擇。(文化界缺乏評論,難以凝聚共識,變成商業廣告的影響獨大。這亦不獨文學界別為然。)若一個城市只見傳媒的煽情言論,未有機會接觸比較深刻的思考、對人情的體會,亦影響市民思想感情的素質。
此外政府正在討論中港合作項目。但在文化項目中,文學未見對等交流。香港書籍,即使不是以政治為主的,亦未獲准進入國內。這對於兩地人互相認識、文化交流,無論如何是一種障礙。